close

 



































泡菜、味噌、納豆都是飲食習慣中不錯的益生菌補給源,當然,如果重質又重量,純優酪乳是除了補充品之外益生菌的最佳來源。
 

益生菌常見及特殊問題Q&A

 

作者﹕陳立維
 








 
〈附錄〉


Q : 益生菌商品化的最佳型態是什麼?是液體還是固體?是粉末還是膠囊?

A: 一般來說,液狀益生菌商品的保存期限為兩週,而且必須冷藏,通常益生菌的數量也會隨著時間遞減,粉末有較佳的保存效果,如果有潮化或定量的顧慮,膠囊會是較方便的選擇。

Q : 選擇益生菌產品有哪些應注意事項?

A: 簡單地說,為達最高效益,益生菌補給品必須符合下列
三大準則:

1.針對特殊需求之最佳菌種。

2.必須交付足夠數量的活菌到腸道。

3.必須是人體內存活相當時間。




英國乳酸菌權威普南摩博士(Nigel Plummer)提出他個人的益生菌補給品評鑑標準:

1.每一劑量含有至少十億之活菌。

2.標示有效期限。

3.含有與人體相容的嗜酸乳酸菌和比菲德氏菌。

4.可以安全通過胃酸和膽汁的關卡。

5.在腸道定居。


兩個思考角度,補充益生菌然後請抗生素來殺死它們,這和吃解毒藥同時再吃毒藥沒什麼兩樣,所以補充益生菌時最好避免吃抗生素。

可是,如果吃抗生素已經是迫在眉梢的選擇,從腸道好菌面臨劫難的考量,更應加倍補充高效價的益生菌。

Q : 醫生可以從治療的角度開立益生菌處方嗎?

A: 先釐清一個觀念,不一定叫做「藥」的才可以用來治療,如果益生菌不符合治療的定義,那麼它的「效果」也將大大超越一般藥物,因為它可是完全沒有副作用的「處方」。醫生當然可以從治療的角度開立益生菌處方,但不是「益生菌藥」。

Q : 除了補充品外,還有哪些食物來源可以補充到益生菌?

A: 泡菜、味噌、納豆都是飲食習慣中不錯的益生菌補給源,當然,如果重質又重量,純優酪乳是除了補充品之外益生菌的最佳來源。

Q : 破壞菌相平衡的因素一定是和抗生素相關的藥物嗎?

A: 抗生素的確是破壞菌相的頭號殺手,可是生活中也充斥著破壞菌相的因素,包括高熱處理過的食物、高糖分食物、環境污染物、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因上大夜班而睡眠週期紊亂。

Q : 益生菌菌種差異性和人體不同健康需求有關嗎?

A: 本書提供的是基本觀念,益生菌在腸道的效能有共通性,包括:

1.乳酸代謝、鈣質吸收、維生素合成。

2.啟動腸道免疫系統。

3.膽固醇代謝。

4.定居在腸道、泌尿道、呼吸道。

5.漏腸、腸發炎與其他消化道炎症之消弭。

6.抑制有害菌和真菌、黴菌之生長。

7.便秘或腹瀉等腸道症候之穩定。




即便如此,菌種優劣依然關係到益生菌的保健表現,特別菌種需求的包括過敏(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fermentum)、保護肝臟(L. rhamnosus)、消化道功能(L. acidophillus, casei)。

Q8: 如果菌種的選擇這麼重要,為什麼業者不將所有好菌種全部放在同一個產品中?

A: 不同菌種代表不同生物,放在一起不代表一定是加成的效果,它們甚至有可能相互抵制,所以品牌的口碑與選擇便顯得格外重要。

Q9: 益生菌等同於乳酸菌嗎?

A: 名稱涵義上,益生菌(Probiotics)企圖延展出比較寬廣的範疇,我們也非常容易從名稱認定益生菌應該包括乳酸菌,事實上不然,目前科學家把包括比菲德氏菌、乳酸桿菌、腸球菌等有益菌全歸類為乳酸菌(Lactic-Acid Bacteria, LAB)這也就是經過科學驗證的益生菌株,它們分別是:

1.比菲德氏菌 Bifidobacterium

B. bifidum

B. infantis

B. longum

B. breve

2.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L. acidophillus L. brevis

L. paracasei L. plantarum

L. casei L. salivarius

L. bulgaricus L. rhamnosus

3. 鏈球菌 Streptococcus

S. thermophilus

4. 腸球菌 Enterococcus

E. faecium

Q 0:益生菌一定得冷藏嗎?

A: 益生菌容易受制於溫度、光線、氧氣和溼氣的幹擾而影響其生命力,尤其是高溫,所以冰箱冷藏為最佳保存方式,涼爽低溫的氣候時置於室溫也可以有不錯的保存效果。

Q :有些益生菌商品裡加了酵素,道理何在?A: 酵素有其特定之對象,通常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三種基本營養來源,包裝好的酵素在低於室溫起不了作用,也不致於破壞益生菌。

進入消化道之後,酵素展現消化食物的能力,同時也增加了益生菌的營養源。

兩種都能幫助消化的要素放在一起,不但合邏輯,而且更是協同效應「1+1>2」的展現。

Q :嬰兒需要補充益生菌嗎?

A: 出生那一刻腸道尚無益菌的蹤跡,科學家發現經過母親產道的過程,細菌已伺機進入嬰兒的腸道。

造物的設計中,母乳已是嬰兒的最佳營養與益生菌來源,不需要補充其他相關產品,而且科學家也已證實,文明世界小兒過敏比例之所以大幅增加,和奶粉取代母乳的普及性有關。

沒有吃母奶或太早斷奶的小孩建議補充一罐「嬰兒型比菲德氏菌(B. infantis)」以資彌補,工作中的母親再忙都應安排時間餵母乳,為了孩子的未來與健康,這絕對是最省錢的投資。

Q :益生菌應補充多久?

A: 這個問題應該反省問自己:我想活多久?

Q :處理急性症候有沒有建議量?

A: 以急性腹瀉舉例,如果符合十億益生菌為一單位的產品,一天十個單位至十五個單位為建議量,直至症狀改善之後回到正常用量, 此外, 同時服用穀胺醯胺(Glutamine)可以加速腸道修護。

Q :補充益生菌的最佳時機為何時?

A: 益生菌需要食物、水和溫暖的環境,空腹並不絕對合適,除非產品已提供了通過胃酸的防護,理論上,補充益生菌最適當時機在用餐的前後,食物成了益生菌通過胃酸的最佳緩衝。

Q :如何知道腸道菌相已達穩定?

A: 專業的「糞便分析」(Stool Analysis)可以提供腸道菌相的菌種比例,否則每個人可以從自己的消化道順暢度、排便情況,甚至於身體的免疫力評估腸道菌相,這是一個自我認知與體會的功課。

至於長期服用抗生素和已經慢性病纏身的狀況,至少需要一個月以上的益生菌補充來調整菌相,要知道,菌相永遠是一個變動的狀況,平衡也好,不平衡也好,每日的進食與排泄都為新的菌相提供變數。

Q :如何確定補充的益菌已順利在腸道定居?

A: 消費者應用心體會補充益生菌對身體的好處,優質的益生菌產品提供「定居型」的好菌,加上廠商提供的益菌食物和保護措施,確保好相,這是一個自我認知與體會的功課。

定的進食與補充,益菌終得以在腸道定居下來,類似於我們種植物,醫學上已經以「植入」(implantation)稱之,相信持之以恆,你可以體會出肚子裡有「優質社區」呢。

Q 8:可否歸納十組最應補充益生菌的族群?

A:
1. 長期服用抗生素的人。

2. 高膽固醇或肉食主義者。

3. 慢性疼痛或疾病纏身的人。

4. 老人或年齡四十歲以上的人。

5. 從來沒有固定排便習慣的人。

6. 孕婦。

7. 嚴重過敏體質的人。

8. 出外旅遊或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人。

9. 生過大病或手術後急需調整體質的人。

10.糖尿病和癌症患者。


 


摘編自 《益生菌觀點:200個非懂不可的保健常識 》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康貝兒健康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